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熔铸古今 汇通中外:满觉陇 寒露 钤印雅集

    作者:乡工委秘书处     日期:2025-10-20 15:13:40 阅读量:

2025年10月19日,为配合多瑙艺汇展演季组委会邀请中国智慧工程研究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委员会下属国际艺术网(wwwgjysw.org.cn)以下简称“国际艺术网”组织中国浙江地区艺术家参与"多瑙艺汇·2026 世界艺术展演季"活动国际艺术网联合满觉陇CR50 乡村振兴杭州会客厅在2024年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栖在文旅艺术酒店举行“熔铸古今 汇通中外”满觉陇 寒露 钤印雅集活动满觉陇CR50 乡村振兴杭州会客厅发起人倪先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中心夏瑛主任、西泠印社再版《周易集义》(修订本),《诗经心解》及《老子微义》作者何京东、古琴演奏家徐涵芝、平川画室负责人李文敬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王玉红老师栖在艺术酒店CITYTALK负责人林秋 国际艺术网负责人及满觉陇钤印雅集会员周颖、紫、姚凯张琛参加了本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432_517.jpg

东皋心越 夏瑛 王玉红”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748_788.jpg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中心夏瑛主任和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王玉红老师首先分享了2019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东皋心越之谜-一相关研究与实践”后东皋心越在篆刻领域的新发现。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507_308.jpg

东皋心越 8岁出家,13岁云游苏杭,20岁师从觉浪道盛法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禅师。在日本19年, 他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兴琴道,弘扬佛法,至今依然被日本人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他对日本文化、宗教、民俗的影响,被誉为“法悦广被,颂声洋溢,唐鉴真上人东渡以后,莫如师者”。  

 

《诗经心解》作者何京东


《葛

葛之覃于中谷叶萋萋。

黄鸟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于中谷,叶莫莫。

是刈是,为,服之无

告师氏,归。

污我私,浣我衣。

否,归宁父母。


《诗经心解》作者何京东老师以短视频连线诵读《诗经》(之二):《国风·周南·葛覃》,并解析整首诗文表现出女主“勤”“俭”“敬”“孝”的全面品质。所以,古注多认为诗中女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俱佳,本诗所描写的也许不是普通家庭的女子,但诗中女主这种勤劳、俭朴、敬上、孝亲品德正是中国女性的优秀品质。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455_359.jpg



“集古印谱 文明传承”


印者,信也,

游于方寸之间,

醉于朱白之美,

小至一人,

大至一国,

执印章为信物,

轻轻一盖,

虽天地亦不可夺其性。


 集古印谱 文明传承满觉陇CR50 乡村振兴杭州会客厅发起人倪先生表示、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底层,其最高的境界是直抵心灵。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强调文脉赓续和文明建设,要求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遗产。

盘活这些文化资产,关键是激活文化空间,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通过非遗体验、钤印展览等活动增强公众参与,将艺术酒店转化为开放式文化课堂。并配合当代文化建设来活化传统。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500_856.jpg


熔铸古今 汇通中外

作为"多瑙艺汇·2026 世界艺术展演季"授权合作方中国智慧工程研究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委员会下属国际艺术网代表,运营总监张忠国此行旨在为这一重要的中奥文化交流项目采集一手文献与图像资料,促进中奥两国艺术家文化交流与友谊发展。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447_848.jpg

张忠国特别介绍了2025年9月24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第十五区区政府礼堂隆重举办的首届“徐悲鸿杯”中欧青少年儿童绘画艺术交流赛颁奖典礼活动。本次大赛也得到了奥地利世界自然基金会,维也纳第十五区区政府,美泉宫动物园,欧洲杭州联谊总会、总商会,奥地利杭州华人华侨协会等多家文化和环保机构的支持。  

      中奥作为欧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艺术承载着中奥两国悠久的历史与人文精神。本次活动将为参与者们提供与欧洲青少年同台交流、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中奥青少年书画交流已经举办多年,形式环保健康、内容丰富多样,参加交流的中国学生们可以借助此平台与欧洲学生面对面的分享与交流,开拓个人眼界,为彼此的文化基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为中奥书画交流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价值。


 活动伊始,倪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分享篆刻相关的文化知识,从战国古玺的雄浑到明清流派印的奇巧,将篆刻千年脉络娓娓道来。”从唐太宗在名画上钤盖“贞观”印开始,到元代画家自觉用印,再到明代文彭的石章革命最终促成“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这一传统经历了从外部鉴藏到内部创作的深刻转变。沈周、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等人是这一传统成熟的标志,而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则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国艺术最独特的标识。

 故宫博物院藏的砚拓右下角,钤有一方“故宫博物院藏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的印章,这方印可是“文化身份证”。它见证了民国时期,故宫古物馆以乌金拓技法传拓皇家藏砚,乌金拓能精准复刻砚台的纹理起伏与铭文笔锋,让文物信息得以保存。

这些拓片将古人的审美、信仰、追求与权力的表达,呈现出来。与其说,传拓的过程,是对文物物理形态的复制,不如说是对文化内涵的领悟与传递。“文物加传拓技艺”的结合,把原本藏于深宫的砚台“放大”为可赏可藏的艺术品,实现了1+1>2的珍贵升华,也让文化传承有了更生动的载体。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512_630.jpg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方方饱含心意的古玺蘸取朱砂印泥,钤盖于洒金笺上,朱红的字迹与古雅书房相映成画。持印合影,笑颜与金石通辉,将这份传统文化浸润的祝福,定格为最珍贵的纪念。

微信图片_2025-10-20_151517_400.jpg

活动的韵律在古琴演奏家徐涵芝的指间步入高潮。琴曲《三园小梅》《梧桐引》《良宵引》,如清泉流淌,缈缈清音仿佛折叠了时空的隧道,将诗词的韵味与童年的纯真轻柔和鸣,为此次雅集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余音袅袅中,大家方觉满觉陇的秋意已深,那“十里桂花廊”正悄然酝酿着一场金色的“满陇桂雨”。这片千年桂香萦绕的山谷,已向在场宾朋发出了下一场立冬时节的邀约。钤印为桥,非遗为序,国际文化交流为卷,而这份由在场所有人共同编织的文化热忱,必将如这满陇桂雨,香远益清,续写更多融汇古今中外的美好篇章。


(CR50杭州会客厅供稿


公众号-rgb.jpg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