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分论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以县域为着力点,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县域经济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接下来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金文成指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也是广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实践路径。在他看来,促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在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上,以镇域为突破口,统筹县乡村三级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金文成表示,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广东制定了《关于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意见》,持续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南山、天河等17个区位列全国百强区,惠州博罗县、肇庆四会市上榜全国百强县,其中肇庆四会市是2024年首次上榜。二是乡村产业活力迸发。打造了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农业产业强镇,推进建设粮食、蔬菜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及茶叶、南药等5个数百亿级集群,高州荔枝、徐闻菠萝、大埔柚子等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针对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广东部署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等6个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探索旅游与乡村康养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兴旺、城乡繁荣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三是镇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优先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公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广东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全省近80%的村庄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 “如今,大家走在广东大地会明显感受到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乡村已经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金文成表示。
针对备受关注的农村宅基地改革问题,金文成表示,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有些宅基地、农房出现了闲置。“现在的政策是,在守住底线、守住红线的前提下,允许采取出租、入股的方式进行盘活利用,比如,广东珠海在农村宅基地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了一些方式和做法,既盘活了资源,又发展了新产业和新业态,但是要注意严格把握政策界限。”金文成表示,接下来要把宅基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起来,把相关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起来,让农村宅基地改革能够有序、稳妥推进,确保集体、国家和农民的利益都得到保障,不受侵害。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