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章来源:https://www.sn5.cn/nongcun/news/1208.html    作者:CR50     日期:2023-11-30 09:04:49 阅读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5个方面的振兴。浙江各地农村均响应号召,已因地制宜地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要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目标,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加强党委统筹、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积极培育强村公司,规范公司运行机制,增强发展安全性、稳定性,扎实推进强村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联村带农致富能力。《意见》明确,要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构建健康有序、规范高效的运行体系。各地要规范公司组建,加强调查摸底、评估论证、运行指导。要规范财会管理,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建立担保和负债管理制度,加强人员风险管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推进多元稳健经营,发挥强村公司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强村公司与其他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共富工坊”、“两山”合作社等协同推进、互为补充,鼓励强村公司吸纳新型主体参股经营,鼓励国有企业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帮促;要理性投资开发,认真谋划发展项目,规范利润分配,鼓励各地探索强村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备案管理制度,指导强村公司将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运行情况向入股村经济合作社公开。

  构建全链闭环、精准严实的监管体系。各地要落实监管责任,根据实际分层分级分地区制定本区域强村公司制度,加强对强村公司经营情况的管理监督,形成监管闭环。鼓励探索强村公司分级管理机制,根据强村公司自身经营和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分类分级管理和支持。要加强审计监督,按照《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将村集体经济控股的强村公司纳入“三资”监督管理范围和集体经济审计范围。

  构建综合集成、直达快享的支持体系。各地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强村公司管理服务事项目录指南,鼓励实行强村公司运营项目“一件事+明白纸”制度,优化乡村投融资一站式服务。要加大项目支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安排发展项目,依法依规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要加大要素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支持,鼓励各地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强村公司规范化发展予以支持,加快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为强村公司运营项目提供土地保障。要加强人才支撑,创新制度,建立健全强村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选育管用和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强村公司实行职业经理人聘用制,就近吸纳本地农村闲置劳动力。

  《意见》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强村公司党建工作和运营的指导,协调解决强村公司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形成合力推进氛围。要探索容错纠错机制,及时总结典型,形成示范效应,不断提升强村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近些年来,各地许多强村公司成为了一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目前正在积极推广。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势必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主要是围绕强村公司的主要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以及对强村公司如何做到持续健康发展给出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模式

  从概念上来说,强村公司不仅仅是单指某一家企业,而是指各镇、村为了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所组建的,现代化企业集群的统称。打造强村公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化经营,提高乡村基层的经济发展能力,保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强村公司坚持生态主导,借力生态主导产业,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强村公司的主要发展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1) 资产经营型

  资产经营型模式指的是各村集体立足于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发展。例如,通过通过承包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集体资源,将其进行开发建设,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以发展旅游业;或者由强村公司通过出租已有物业,或是出租发展后的基础设施和场地,以此形成的出租经济。

  (2) 社会服务型

  社会服务型的发展模式一般会寻找企业投资优质项目,然后集结各村参与进来,创造出以下两种“产业模式”和“物业模式”。

  其中,产业模式一般是由强村公司为村集体的农业生产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而物业模式则是由强村公司为民宿、农家乐等乡村内的新型产业提供各类服务,例如规划运营等等。

  需要明确的是,这两种次级模式与以上的资产经营性有着所有权的本质区别,在具体问题分析时需分清主次,避免混淆。

  (3) 订单生产型

  订单生产型模式,其主要逻辑是因地制宜,将当地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相结合,以当地的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大量接受商业型订单,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或是根据订单需求不同,开展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4) 工程承揽型

  工程承揽型模式,即由强村公司依法承接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及土地整治、农村公路设施、河道整治等工程。通过承揽工程建设的工作,来发展自身经济,增加经济收入。

  二、运营模式

  在强村公司的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关于如何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公司的管理和人才两个方面做出讨论。

  (1)管理问题分析

  首先是关于强村公司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强村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四种。一般的主要经营模式是村集体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较为普遍,其出现率可以达到所有强村公司的70%至80%左右。第二种则是委托和外包管理,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一些强村公司的体量大,存在管理难度大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会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代为管理,还有的公司会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第三种情况是公司内涉及到国有资金投入,需要由乡镇(街道)代为管理。而最为少见的第四种情况则是由于缺少相关人手或有其他协议,由合作方负责管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这几种管理模式各有优势,而各自也都不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上文所述,大约70%至80%的强村公司都是由村集体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一般建立在乡村的“约定俗成”,即社会公约下,一般呈现企业起步晚,参与市场的时间短,盈利和体量都很小,且经营范围小,对专业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一般在公司的管理上以村干部为主。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起步,村干部不仅要按照上级指示完成各项任务,还要兼顾更加现代化的强村公司。这在精力和时间上,都是不够用的。此外,由于大部分村干部为乡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并不具备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知识,仅凭借他们个人的生活经验很难为公司提供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与强村公司长期健康的持续发展要求较为不符。另一方面,强村公司受到“三资”发展模式的制约,很难实现市场化经营。在财务方面,公司的财务处理一般也委托“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或者财务公司代理,但是由于“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并不具有相关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公司对强村公司的运营状况不完全了解,所以强村公司的财务监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人才支撑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强村公司的人才支撑问题。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十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中提到,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进入强村公司任职,鼓励引进本地能工巧匠、施工队等相关人才进入强村公司,为强村公司的发展加强人才支撑。

  同时,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人才振兴也是当务之急。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新鲜血液,也是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人力资源是强村公司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支撑。在强村公司的发展建设中,需要大量有技术有素质的人才参与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从而做到能够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集聚,辐射带动农民,带动农村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农村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的人才队伍,为强村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纵观整个乡村发展路径可以看到,无论是以时间体量还是人数体量,总体来说乡村的人才流失率是高于乡村的人才回流率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无论是外来人才还是乡村本土人才,以及乡村出去的大学生,都更加倾向于在城市发展。甚至若是单独以基础劳动力为观察基准,可以发现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短期内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农村的劳动力以及人才向城市的输送相当于仅仅只有单项输出。基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强村公司在大方向上除了培养人才,更应该关注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才回流率。

  三、对策建议

  (1)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给出的建议是:加强对公司管理的关注,提高管理效率。对于以村干部为管理层主体,直接管理的强村公司来说,如果换人管理不太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对村干部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可以采用竞选上岗的方式,选择有管理能力并且时间和精力都足够充沛的村干部对强村公司进行管理。

  而对于有专业要求或者体量较大的公司,可以考虑选择聘请专业人士来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需要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业务评价体系,制定强村公司的发展激励政策,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明确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人才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人才问题,首先应当要坚持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引导各行各业人才向乡村一线和强村公司流动,实现乡村人才回流,为促进强村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发展动力,培养一支能够担当起乡村振兴市民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创新和增加奖励机制,留住人才。对于返乡就业类人群,国家鼓励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培育和吸引返乡就业的新型乡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此过程中,乡村和强村公司也应该把这一政策贯彻落实,将返乡青年、技校毕业生、大学生等列入新型乡村人才的后备人才库,以更高的薪资,福利和待遇鼓励人才返乡;同时抓住政策机会,发动在职和离退休人员,调查本地市场主体,整合和规划社会资源,以增强强村公司的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能。

  对于强村公司来说,大力招才引商,通过引入外来资本和人才,共同开发利用集体经济资源,才能实现合作共赢。要扩大招才引商的范围,根据乡村自身的情况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实现共同开发。《指导意见》也指出,各地应该引导强村公司实现就地稳健经营,鼓励强村公司与其他所有制的龙头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强村公司与“共富工坊”、“两山”合作社等协同推进、互为补充。鼓励国有企业加强对强村公司这种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帮促,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总结归纳

  强村公司的设立,使各个村从“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发展”。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合作开发资源,共同建设项目,使得人才、技术、资金等实现了统筹共享,从而为村集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更为可喜的是,浙江省以党建联建为引领,为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浙江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联建是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不改变原有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功能形态基础上,推动村社、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金融机构等党组织开展联建,以更好提供资源支撑和促进抱团发展。

  在浙江,片区组团已成为开展乡村经营,打通“两山”理念转化路径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乡村意识到,只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真正运营起来赚到钱,那才叫神形兼备。然而,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否则就是光喊口号。诚然,合作难免有分歧与矛盾。比如,如何找到利益契合点?怎样激发各自能动性?如何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强村怕吃亏、弱村怕失去话语权”的心理又怎么克服?都需要在磨合中携手破解。

  据统计,浙江形成党建联建实践案例7100多个,成功破解了各村单兵作战、势单力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集聚发展。这种党建联建并非停留在开开会、挂挂牌层面,而是要求实体化运作,可操作性强,实践效果好。

  新时代新征程上,浙江人的多彩生活值得记录,无数的创新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弘扬。

  (作者:杨党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王国灿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研究员)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