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与功能

         日期:2020-05-13 14:41:13 阅读量:

  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的发展地位被长期忽略、乡村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谈到乡村建设,曾经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农化过程,倡导用发展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改造乡村,受这一片面思维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社会普遍对广大乡村的功能与价值缺乏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认知,导致在乡村建设过程当中出现一些偏差,学界在关注乡村发展这一研究议题时,也未曾对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对乡村功能与价值的忽略使得乡村发展定位不够明晰,乡村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性问题更是难以得到解答。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总结、梳理、挖掘乡村的功能与价值成为学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学者也专门就此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乡村价值包括生产价值、生活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1](P39)具体来讲,首先,乡村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空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乡村的主要功能就是生产并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质资料,且基于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方式,塑造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乡村这一基本功能在今天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次,基于多样的生产、经济和文化活动,乡村具有丰富的生活价值,正如“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等诗句中所呈现出的生活图景,乡村与自然贴近的慢节奏生活和理念逐步为更多人倡导,乡村闲适安逸的生活也从古代文人雅士的追求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大众向往的幸福美好生活;再者,当我们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乡村所拥有的生态涵养功能有着独特的价值,作为生活空间,乡村是优美的、宜居的,作为生产空间,乡村是有机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作为动植物栖息地,乡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总之,乡村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生态智慧渗透于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扩展了乡村的社会功能,除社会交往、邻里互助、习俗教化等传统社会功能,乡村在吸纳就业、科普教育、科技创新、观赏休闲、养老养生、文化体验、文化展演等现代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最后,乡村是创造、承载和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器具、房屋建筑、服饰饮食等,无形的制度和精神文化,如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传统工艺、节庆文化、孝文化等。


  从上述来看,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与无比丰厚的价值,乡村最根本的价值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土壤和千年传承的载体。乡村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家园,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内含于乡村文化中的浓厚情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笔者认为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乡村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解读,一是明确乡村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并将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置于整个人类文明体系中来讨论;二是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出发,梳理中国乡村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整体或部分发展产生的作用,总结乡村的基本功能,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深度挖掘、系统整理乡村的价值,进一步明晰当代乡村的发展定位;三是对乡村功能与价值的认识由单一转向整体,关注各功能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构建乡村的价值体系,从而对乡村价值有一个全新的发现和认知;四是从人类关怀的角度来看乡村的存在与发展,可以明了人们最终需要的是文化多样,而不是文化单一的乡村和谐;五是合理地将现代与传统、都市与田野、全球与地方的有机结合,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且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乡土文化,而不是单纯地“城市化”让城市吞并农村;是每个民族寻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和贡献,而不是强势民族或国家的独裁与霸权。(P357)因此,未来研究应对乡村在新发展时期所展现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给予重视。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作者:曹晗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