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农旅融合视角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如何做?

文章来源:中农富通         日期:2020-03-20 21:49:57 阅读量:

现代农业园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代表,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充分发挥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势,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乡村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兼顾有物质生产和精神层面的休闲活动,农旅融合也不仅是单一的固定模式,而是有主有次各有特色,在专攻的基础上相辅相成。

现代农业产业园要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之路,实现农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科普体验农业,全面提升园区经济实力与发展后劲,使园区的综合素质与魅力、生态与科技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在建设内容上,充分考虑旅游功能要素,突显以农促旅措施;在产业发展中,开发系列旅游产品,达到以旅强农目标。



01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政策和时代背景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概述



从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目前已批准建设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41个,2018年21个,2019年45个)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实背景



十三五全国农业规划、现代农业规划对农业发展作出以下两个判断:


判断一: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阶段。

具体表现: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

判断二:我国农业已进入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的时期。

主要表现:
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日益凸显;
③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
④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

以上四个体现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这两个判断,我国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如何转变?总体思路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手就是“三区三园”,其中重要一个园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政策概览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资金补助



1.国家现代农业园创建


中央财政给予适当奖补支持,一些省市区也加大了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支持,并要求地方统筹现有渠道资金向产业园倾斜,鼓励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加强投融资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保障水平。

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国家要求现有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向“两区”倾斜,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对“两区”金融保险财政支持。

3.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鼓励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相关规定基础上,研究出台投资、财政、金融、科技、土地、环保、水利、林业等扶持政策,支持相关项目向特优区倾斜。


4.可持续示范区

要求现有各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应向试验示范区倾斜。


02
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旅融合必要性及建设类型等


农旅融合概念及发展必要性



农旅融合是基于产业融合这一大发展趋势背景下所提出来的,是目前农业园区发展转型的主要路径。

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就已经达3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000亿元。截至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已创建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巨大的市场需求动力要求加快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



1.农旅融合是解决园区布局简单雷同、项目同质同构的趋势

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点、产业特色、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创新规划理念,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提高园区的农业休闲功能。

2.农旅融合促进产业聚集,树立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地方特色农耕文化名片,园区建设的同时,可在品牌推介、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促进农产品变旅游产品,鼓励企业面向市场,提高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开发差异化产品和功能性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园区地域优势,适度发展观光农业,走农旅结合之路。以“农旅融合”为园区建设创新亮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力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收。丰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内涵,在建好基础设施、美化周边环境的基础上,丰富观光农业的内在文化,提升附加值。

农旅融合四大延伸农业类型



1.旅附农型
这种类型前提条件是农业产值本身很高。例如:从欧美引进、兴起于中国大城市的CSA农场,其种植的是质优价高的有机蔬菜,直供城市高端人群。

2.农辅旅型
最典型的是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耕地少而分散,但空气环境好,这种情况下应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山林生态优势搞旅游,而农业的种植也应配合旅游开展。

还有一种“农为旅种”型,就是城市近郊的休闲农庄。这种区位的土地价格不适合纯种养业,而适合旅游业,或者开发成农家餐饮、度假山庄,少量农业种植只是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吸引游客;或者针对城市休闲市场需求,开发成四季观光采摘园,所有品种均是特意面向游客采摘、观赏而种植。

3.综合发展型
该类型出现在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园区(一般都在5000亩以上)中,园区一般是综合业态,有农业科研、农业物流、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农业旅游等。这种园区很难说以哪一种业态为主.

4.农旅合一型
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典型的例子为北京的蟹岛农庄。蟹岛总结出一条“前店后园”模式,实质就是农旅互动、农旅合一模式。

四大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田园农业旅游包括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几种模式。



2.民俗风情游模式
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图片来自金湖水漾年华


3.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4.科普教育旅游模式
利用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三大农旅业态融合模式



1.家庭农场+农事体验

此种模式以“农家乐”“渔家乐”“茶家乐”“采摘园”等形式居多,经营主体多是农户,以其住房、庭院和承包地等作为营业场所,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受劳动果实,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野生活,这种融合模式是当前数量最多也是农户参与最主要的形式。



图片来自金湖水漾年华


2.农业景观+观光旅游
这种模式以作物集中种植区、农区特色地形地貌、农业工程等形成的景观为旅游观光对象,如油菜花景观、稻田景观、梯田景观、草原景观、果园景观、花卉景观、水利工程景观等。这种模式的季节性和淡旺季明显,游客前来旅游往往集中在某一时段。



3.农业庄园+休闲度假
农业庄园往往具备饮食、运动、体验、养生、商务等功能,满足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的短期休闲。农业园区、农业嘉年华等与农业庄园类似,都由人工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也有休闲旅游功能。

农业特色产品体系构建策略




1.产业要素构建


①特色餐饮系统
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及美食,开发农家、渔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题旅游餐饮系列,打造美食农乡品牌。

②特色住宿系统
打造酒店、民宿、营地等立体住宿系统,满足游客不同层级需求。

③景区游览系统
创新产品设计、升级原有景区,创建新的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打造全域旅游产品体验,最终形成“乡村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新业态”的产品体系。

④特色购物系统
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和民间特色商品,构建中心(购物市场)——节点(农家、景区、集散中心)两级购物体系,打造覆盖全域的购物网络。

2.产品体系构建
依托农业文化、地域文化等构建文化田园产品;
针对亲子休闲、运动休闲、田园休闲等构建欢乐田园产品;
依托农村、农房、农园等构建度假田园产品。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