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工作动态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艺术团
证书查询
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总书记考察广东再提“大食物观”,该如何理解把握?

    作者:委员会     日期:2023-04-18 13:38:59 阅读量:


微信图片_20230418134009.png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中国式现代化”一词贯穿始终。而中国农业在从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食物观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的新思路,在总书记此次广东之行中被再次提及。



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那么,如何理解大食物观已经与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息息相关。

如何理解大食物观

首先,大食物观之“大”,在于目标远大。树立大食物观,首要使命就是确保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多元化、优质化、全面化、均衡化的需求,提高广大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和餐桌上的幸福。

第二,大食物观之“大”,在于视野广大。树立大食物观,要看得远,看得广,着眼开拓更广阔的未来。践行大食物观,首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耕地资源。同时,要全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发利用要素资源。

第三,大食物观之“大”,在于思路宏大。大食物观体现了从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其基本特征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 

第四,大食物观之“大”,在于责任重大。

总书记曾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水产品就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老百姓摄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食物需求、确保食物供给的一大优势和潜力就在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章节明确指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是在种苗培育、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环节发力,并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不断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仍将有较大不确定性,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广泛开发食物资源以拓宽食物的来源,增加食物的总量,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才能在端稳饭碗上持续发力。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湛江,总书记考察的这个基地有一个特点,就是坚持科技创新,突破水产动物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等育种水平质的飞跃,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基地由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30多年来,从先行先试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到联合科研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搭建深远海养殖平台,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水产食品产业链。

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说,我们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种业“芯片”掌握在我们手上,和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所强强合作,特别是在种业的育种家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加强新品种研究与开发。

9a9b9238252015c957c80d5a439ebad8.png

陈丹会长接受媒体采访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才能把握种业竞争、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相关新闻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 邮编:100125

中国乡村振兴QQ群:乡村振兴